第一卷 第364章 大杀器(下)
"何时可以量产?"
幽静的山谷之中,大明天子朱由检略作期待的声音于毕懋康等人的耳畔旁响起,没有多少时间了。
如若历史的车轮没有完全偏移,用不了半年的时间,女真大汗皇太极便会率领其麾下铁骑抵达京师脚下,使得双方原本还算旗鼓相当的"战局"瞬间扭转。
此役过后,皇太极便会彻底奠定其女真大汗的位置,女真国内所有质疑的声音也会随之消失的无影无踪。
毕竟昔日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他们大金也不过于辽东逞凶罢了,依旧拿固若金汤的"宁锦防线"毫无办法,而皇太极却是领着他们打到了北京城下,将明廷外强中干的真实面目完全展示在世人面前。
闻听天子发问,毕懋康,孙元化及汤若望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对于这"工期"问题,他们几人私下里也曾讨论过,倒不至于毫无准备,但此刻心中仍是有些忐忑,毕竟所需要的时间,还是有些长了。
"回禀陛下,"迟疑片刻,终是由工部侍郎毕懋康上前一步,迎着天子期待的眼神,硬着头皮拱手说道:"虽然已是有了范本,但若要量产,估摸着还要三四个月的功夫.."
言罢,毕懋康便是低下了头,不敢与天子的眼神对视,毕竟早在年关的时候,天子便着手修建军器局,并且对他委以重任,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但他们仍用了足足大半年的功夫,才研制出这"红夷大炮",效率着实有些低下了。
而且若是想要量产的话,还需要费上三四个月的功夫,莫说身前的皇帝,就连毕懋康自己也觉得着实有些"尸餐素位"了。
"唔.."
闻言,朱由检的脸色倒没有太大的变化,唯有眼中的兴奋之色稍稍暗淡了些许,开始慢慢合计起来。
得益于"上帝视角",他已是将历史上闹得大明不胜其烦的"奢安叛军"及"陕西民乱"尽数解决,只剩下辽东蠢蠢欲动的建州女真这一个强敌。
虽说因为气候恶劣,粮食减产等外在因素,贫瘠的陕西仍有爆发民乱的可能性,但此等隐患至少不会在今年爆发。
眼下已是九月,就算这"红夷大炮"的量产还需要三四个月的功夫,想来也足以赶在女真鞑子兴兵之前,布置于蓟镇。
毕竟相比较远在千里之外的辽东,蓟镇本就距离京师不远,就算这红夷大炮笨重,行动迟缓,有个十天半月的功夫,也能运抵蓟镇了。
"再多招募些匠人,速度越快越好。"
"但爱卿要谨记,千万注意质量。"
不多时,朱由检便是重新整理好了自己的情绪,一脸认真的朝着面前的毕懋康叮嘱道,他虽然不曾亲临前线,但在京营一众悍将的耳濡目染之下,却也知晓大明火器炸膛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时常炸膛,导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陛下放心!"见朱由检完全没有怪罪的意思,毕懋康不由得有些诧异的抬起了头,一脸兴奋的躬身应是。
"嗯,对有功的匠人也要不吝赏赐,甚至允许其脱离匠籍贯。"
"具体事务,待朕回京之后,朕会告知礼部,让他们尽快拿个章程出来。"
又是寒暄了片刻,朱由检猛然转换话题,在毕懋康等人惊喜的眼神中缓缓说道。
大明承袭前元,一些相对"落伍"的制度也是顺承下来,例如这"父死子继"的匠人制度,便是严重阻碍大明众多工艺进步的因素之一。
"陛下圣明!"
彼此对视了一眼过后,工部侍郎毕懋康便是颇为急切的躬身应是,虽说这"父死子继"的制度导致了大明工匠最起码有一技傍身,不至于饿死,但其待遇却是不尽人意,不少匠人都是饱受其苦。
随意摆了摆手,朱由检微微眯起眼睛,又是仔细瞧了瞧不远处的红夷大炮之后,便是迈开步伐,朝着来时的方向而去。
见状,毕懋康等人连忙跟在身后,一众侍卫也是恋恋不舍的动身,但仍不时回首眺望,眼眸中的惊诧之色仍未完全消失。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这神秘的红夷大炮,对他们这些"内行人"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
...
许是亲眼瞧见了红夷大炮之威,导致心情愉悦,朱由检回去的步伐都轻快了不少,没多少功夫便是回到了山谷口,一众表情肃穆的锦衣卫及京营将士也是分列在官道两侧,数十匹战马也早已被牵至管道上。
"还是那句话,凡有立功者,不要吝惜赏赐。"
"具体的章程,你们看着安排。"
"毕卿,你是工部侍郎,自有临时决断之权..."
赶在翻身上马之前,朱由检突然伸手止住了身旁御马监提督的动作,转而颇有深意的盯着身前的工部侍郎说道。
他虽然不懂这些工艺,但对于"人心"却是有所见地,尤其是继位一年以来,在诸多"大风大浪"的磨炼之下,他的心性愈发成熟了不少。
就连在后世都流传着一句俏皮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遑论是在这个时代,匠户心中藏私再正常不过。
人本自私,敝帚自珍也在情理之中。
"陛下?"闻言,毕懋康心中便是一惊,眼中也涌现了些许骇色,他平日里与匠户同吃同住,自是知晓这些人的心理,但此时朱由检的话语,却是让他有些拿不定主意。
天子的言外之意,究竟是不是他想象中的那般?
"朕曾听闻,太祖时期,曾有以干吏为官的先例,爱卿或可以此为凭借,对有功的匠人加饷晋级。"
就在毕懋康犹豫不决的时候,朱由检清冷的声音如同一道惊雷,猛地在其耳畔旁炸响,令得陪同的司礼监秉笔,御马监提督等人都是勃然变色,呼吸急促。
虽说前元的时候,由吏转官甚易,但到了大明朝,却是难如登天,仅有洪武年间,因为官员"缺额"严重的缘故,太祖曾提拔了一批"吏员"为官。
自此之后,大明朝便再也没有吏员为官的事情发生,毕竟此举将直接影响到那些读书人的利益。
"仅限军器局.."
就在毕懋康瞠目结束,不知如何作答的时候,朱由检轻飘飘的声音再次响起,令得此间有些冷凝的气氛瞬间消融。
这军器局虽然隶属于工部,但从重新选址到兴建,全是由天子内帑出的银子,就算外朝那些大臣对此有所不满,想来反应也不会过于剧烈。
"臣,领旨谢恩!"
不知过了多久,工部侍郎毕懋康终是反应了过来,一脸激动的躬身应是,他已然预料到,天子的这番言论将在工匠之中掀起多大的风浪。
http://www.jiankaitaiping.com/yt101351/404189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jiankaitaiping.com。剑开太平手机版阅读网址:www.jiankaitaiping.com
幽静的山谷之中,大明天子朱由检略作期待的声音于毕懋康等人的耳畔旁响起,没有多少时间了。
如若历史的车轮没有完全偏移,用不了半年的时间,女真大汗皇太极便会率领其麾下铁骑抵达京师脚下,使得双方原本还算旗鼓相当的"战局"瞬间扭转。
此役过后,皇太极便会彻底奠定其女真大汗的位置,女真国内所有质疑的声音也会随之消失的无影无踪。
毕竟昔日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他们大金也不过于辽东逞凶罢了,依旧拿固若金汤的"宁锦防线"毫无办法,而皇太极却是领着他们打到了北京城下,将明廷外强中干的真实面目完全展示在世人面前。
闻听天子发问,毕懋康,孙元化及汤若望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对于这"工期"问题,他们几人私下里也曾讨论过,倒不至于毫无准备,但此刻心中仍是有些忐忑,毕竟所需要的时间,还是有些长了。
"回禀陛下,"迟疑片刻,终是由工部侍郎毕懋康上前一步,迎着天子期待的眼神,硬着头皮拱手说道:"虽然已是有了范本,但若要量产,估摸着还要三四个月的功夫.."
言罢,毕懋康便是低下了头,不敢与天子的眼神对视,毕竟早在年关的时候,天子便着手修建军器局,并且对他委以重任,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但他们仍用了足足大半年的功夫,才研制出这"红夷大炮",效率着实有些低下了。
而且若是想要量产的话,还需要费上三四个月的功夫,莫说身前的皇帝,就连毕懋康自己也觉得着实有些"尸餐素位"了。
"唔.."
闻言,朱由检的脸色倒没有太大的变化,唯有眼中的兴奋之色稍稍暗淡了些许,开始慢慢合计起来。
得益于"上帝视角",他已是将历史上闹得大明不胜其烦的"奢安叛军"及"陕西民乱"尽数解决,只剩下辽东蠢蠢欲动的建州女真这一个强敌。
虽说因为气候恶劣,粮食减产等外在因素,贫瘠的陕西仍有爆发民乱的可能性,但此等隐患至少不会在今年爆发。
眼下已是九月,就算这"红夷大炮"的量产还需要三四个月的功夫,想来也足以赶在女真鞑子兴兵之前,布置于蓟镇。
毕竟相比较远在千里之外的辽东,蓟镇本就距离京师不远,就算这红夷大炮笨重,行动迟缓,有个十天半月的功夫,也能运抵蓟镇了。
"再多招募些匠人,速度越快越好。"
"但爱卿要谨记,千万注意质量。"
不多时,朱由检便是重新整理好了自己的情绪,一脸认真的朝着面前的毕懋康叮嘱道,他虽然不曾亲临前线,但在京营一众悍将的耳濡目染之下,却也知晓大明火器炸膛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时常炸膛,导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陛下放心!"见朱由检完全没有怪罪的意思,毕懋康不由得有些诧异的抬起了头,一脸兴奋的躬身应是。
"嗯,对有功的匠人也要不吝赏赐,甚至允许其脱离匠籍贯。"
"具体事务,待朕回京之后,朕会告知礼部,让他们尽快拿个章程出来。"
又是寒暄了片刻,朱由检猛然转换话题,在毕懋康等人惊喜的眼神中缓缓说道。
大明承袭前元,一些相对"落伍"的制度也是顺承下来,例如这"父死子继"的匠人制度,便是严重阻碍大明众多工艺进步的因素之一。
"陛下圣明!"
彼此对视了一眼过后,工部侍郎毕懋康便是颇为急切的躬身应是,虽说这"父死子继"的制度导致了大明工匠最起码有一技傍身,不至于饿死,但其待遇却是不尽人意,不少匠人都是饱受其苦。
随意摆了摆手,朱由检微微眯起眼睛,又是仔细瞧了瞧不远处的红夷大炮之后,便是迈开步伐,朝着来时的方向而去。
见状,毕懋康等人连忙跟在身后,一众侍卫也是恋恋不舍的动身,但仍不时回首眺望,眼眸中的惊诧之色仍未完全消失。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这神秘的红夷大炮,对他们这些"内行人"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
...
许是亲眼瞧见了红夷大炮之威,导致心情愉悦,朱由检回去的步伐都轻快了不少,没多少功夫便是回到了山谷口,一众表情肃穆的锦衣卫及京营将士也是分列在官道两侧,数十匹战马也早已被牵至管道上。
"还是那句话,凡有立功者,不要吝惜赏赐。"
"具体的章程,你们看着安排。"
"毕卿,你是工部侍郎,自有临时决断之权..."
赶在翻身上马之前,朱由检突然伸手止住了身旁御马监提督的动作,转而颇有深意的盯着身前的工部侍郎说道。
他虽然不懂这些工艺,但对于"人心"却是有所见地,尤其是继位一年以来,在诸多"大风大浪"的磨炼之下,他的心性愈发成熟了不少。
就连在后世都流传着一句俏皮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遑论是在这个时代,匠户心中藏私再正常不过。
人本自私,敝帚自珍也在情理之中。
"陛下?"闻言,毕懋康心中便是一惊,眼中也涌现了些许骇色,他平日里与匠户同吃同住,自是知晓这些人的心理,但此时朱由检的话语,却是让他有些拿不定主意。
天子的言外之意,究竟是不是他想象中的那般?
"朕曾听闻,太祖时期,曾有以干吏为官的先例,爱卿或可以此为凭借,对有功的匠人加饷晋级。"
就在毕懋康犹豫不决的时候,朱由检清冷的声音如同一道惊雷,猛地在其耳畔旁炸响,令得陪同的司礼监秉笔,御马监提督等人都是勃然变色,呼吸急促。
虽说前元的时候,由吏转官甚易,但到了大明朝,却是难如登天,仅有洪武年间,因为官员"缺额"严重的缘故,太祖曾提拔了一批"吏员"为官。
自此之后,大明朝便再也没有吏员为官的事情发生,毕竟此举将直接影响到那些读书人的利益。
"仅限军器局.."
就在毕懋康瞠目结束,不知如何作答的时候,朱由检轻飘飘的声音再次响起,令得此间有些冷凝的气氛瞬间消融。
这军器局虽然隶属于工部,但从重新选址到兴建,全是由天子内帑出的银子,就算外朝那些大臣对此有所不满,想来反应也不会过于剧烈。
"臣,领旨谢恩!"
不知过了多久,工部侍郎毕懋康终是反应了过来,一脸激动的躬身应是,他已然预料到,天子的这番言论将在工匠之中掀起多大的风浪。
http://www.jiankaitaiping.com/yt101351/404189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jiankaitaiping.com。剑开太平手机版阅读网址:www.jiankaitaip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