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酝酿决战
大战持续了两天两夜,边军遭到重创,伤亡率达到惊人的七成,门将尽墨,副将只剩下一人,前将军督战之际,被流矢射中左肩。
骠骑将军部折损近两千人,北溪县方面也好不到哪去,攻击东线的黑骑阵亡五百,轻骑几乎死光,步卒折损两千。
这一战,对北境大军而言,无异于重创。
但北狄方面作为进攻方,损失更为惨重,伤亡率整体比大梁守军高了三倍。除了减员方面,战略上的失利,才是真正无法接受的损失。
经此一战,北狄大军已经自边境后退十里,骑兵列阵在前,防止梁国趁势反扑,步兵于后方压阵休整。
前锋大营,气氛极度压抑。
尽管大战失利,但却无人将责任推到陈斯身上,毕竟此一战,从战术上,已经瓦解了梁国边军的力量,若梁国不继续向边军重镇增派援军,那么边军重镇已经名存实亡。但战略上,没有攻下边军重镇,也是事实。
任谁也没有料到,身在京都的秦风,会突然出现在北境。
以秦风今时今日在大梁的身份地位,无论去任何地方,都是该大队人马护送,自京都到达北境,少说也要半个月时间。但根据夜枭带回来的消息,秦风居然孤身一人,快马加鞭,星夜赶程,短短三天时间,就从京都冲到了北境。
这哪里是在大梁呼风唤雨的督战特使?分明就是传令兵!
尽管不愿承认,但秦风的突然出现,无疑打了北狄一个措手不及。
陈斯长呼了口气,眼神顿显疲惫:“我本料定李章没有胆量增援边军,也以为,秦风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来北境,即便来了,大战也早已结束了。这帐中无外人,我便说句长他人志气,没自己威风的话。”
“自我军接触秦风以来,可谓是屡战屡败,此人之军事才能,远在我之上。当初派夜枭深入梁国腹地,没能一鼓作气杀掉秦风,乃是我大狄之损失。如今秦风来到北境,此战恐怕难上加难。”
在场将领,虽不愿承认,但心里却很清楚,梁国与大狄,本就是两大强国,意图攻破梁国北境,剑指中原,本身就需要倾尽大狄国力。
而今,秦风一来,北境大军如虎添翼。不只是秦风的军事才能,更有其统帅之相!
根据夜枭打探的消息,正是因为秦风的暗中统筹,北境三军才能合力。
前锋统领,眉头紧锁,沉声道:“此战,倾注大狄万千百姓之心血,若战事失利,我等自然负有不可推卸责任,但尚有一线生机,就绝不可放弃。不只是为我等,更是为大狄百姓之昌荣。”
“陈斯,你乃督战特使,只管言明,此战还能不能打下去。”
陈斯早已经深思熟虑,当下最理智的选择,乃是退兵,由攻势转为守势,在前线留下部分军团,抵御梁国可能进犯的兵马,与梁国进行对峙消耗。
如此一来,只要战火尚未平息,大狄就不算战败,可无视梁国的所有无礼要求。
如此一来,即可休养生息,待大狄国力恢复,无论战还是和,都永远周旋空间。
但此举,必将遭到举国上下的激烈反对。
提出此议之人,也必将背负‘千古罪人’的骂名。
毕竟大狄兵强,周遭列国,无人不屈服,纵观历史,何曾受过这等窝囊气?
若继续打下去,攻破梁国边境的机会已经相当渺茫,一旦战败,割地赔款必成定局。
究竟是卧薪尝胆,还是死战不退,陈斯也做不了主,此事需由君上拿捏。
“若战,就不可耽搁!
“梁国占据主场优势,背后有秋收百姓支持,又有城邦依托,用不了多久就可恢复生息,耗,是肯定耗不过梁国。
“战,就要一鼓作气,不惜一切代价!
“若请示君上,再经朝堂合议,免不了要经过漫长的争辩,到那时再发兵,梁国北境又如铁桶一般,而我等已乏力。那便不再是进攻了,而是送死。”
在场之人,虽然都是武夫,但谁也不傻,都能听出陈斯这番话的言下之意。
无论是战,还是退,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谁能付得起这个责任?
陈斯倒是可以负责,也有这个胆量和魄力,可问题在于,君上敕封陈斯为督战特使,而非督战大臣,明明给了虚衔,却又暗中加持实权。
意思已经很明白,让陈斯指挥作战,却不负责。
毕竟君上心里很清楚,大狄掌权之人,要么是老兵头子,要么是迂腐之辈,碰上秦风这种胆大激进,却又才华出众的对手,皆是乏力。
硬要说,谁能跟秦风掰掰手腕,也就只有陈斯。
就算大狄战败,梁国也不可能吞并大狄,原因很简单,大狄幅员辽阔,又以游牧民族为主,梁国就算有心插手,也无力管辖。
最坏的打算,也只是割去富庶之地罢了。将来免不了继续和梁国打交道,陈斯的作用依旧很大。
与其说是大狄与梁国对峙,倒不如说是君上和梁帝之间的博弈。
北狄君上与大梁圣人,虽从未见过面,却是老对头了,自二人登基伊始,便是各种明争暗斗,相互角力。
秦风与陈斯,便是大梁圣人和北狄君上的缩影,或者说代表。
大帐气氛,更加压抑。
许久之后,前锋统领才终于闭上眼睛,近乎妥协道:“陈斯,你只管做主,无论是何结果,皆由本将军负责。”
并不是前锋统领大义凌然,而是这营帐里,除了陈斯之外,也就只有前锋统领能够背负这个责任。
毕竟负责,也不是谁都能负的,还需看身份地位才是。
与此同时,北溪县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百姓欢欣鼓舞,将士们的士气也是相当高昂,自大战开打以来,梁国还是第一次取得如此大的胜利。
所有人都很清楚,这一战,北溪县居功至伟,而北溪县中,又全都仰仗着秦风。
那些因秦风吊儿郎当而心中有所质疑之人,也疑虑尽消,满心崇拜。
http://www.jiankaitaiping.com/yt104084/414579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jiankaitaiping.com。剑开太平手机版阅读网址:www.jiankaitaiping.com
骠骑将军部折损近两千人,北溪县方面也好不到哪去,攻击东线的黑骑阵亡五百,轻骑几乎死光,步卒折损两千。
这一战,对北境大军而言,无异于重创。
但北狄方面作为进攻方,损失更为惨重,伤亡率整体比大梁守军高了三倍。除了减员方面,战略上的失利,才是真正无法接受的损失。
经此一战,北狄大军已经自边境后退十里,骑兵列阵在前,防止梁国趁势反扑,步兵于后方压阵休整。
前锋大营,气氛极度压抑。
尽管大战失利,但却无人将责任推到陈斯身上,毕竟此一战,从战术上,已经瓦解了梁国边军的力量,若梁国不继续向边军重镇增派援军,那么边军重镇已经名存实亡。但战略上,没有攻下边军重镇,也是事实。
任谁也没有料到,身在京都的秦风,会突然出现在北境。
以秦风今时今日在大梁的身份地位,无论去任何地方,都是该大队人马护送,自京都到达北境,少说也要半个月时间。但根据夜枭带回来的消息,秦风居然孤身一人,快马加鞭,星夜赶程,短短三天时间,就从京都冲到了北境。
这哪里是在大梁呼风唤雨的督战特使?分明就是传令兵!
尽管不愿承认,但秦风的突然出现,无疑打了北狄一个措手不及。
陈斯长呼了口气,眼神顿显疲惫:“我本料定李章没有胆量增援边军,也以为,秦风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来北境,即便来了,大战也早已结束了。这帐中无外人,我便说句长他人志气,没自己威风的话。”
“自我军接触秦风以来,可谓是屡战屡败,此人之军事才能,远在我之上。当初派夜枭深入梁国腹地,没能一鼓作气杀掉秦风,乃是我大狄之损失。如今秦风来到北境,此战恐怕难上加难。”
在场将领,虽不愿承认,但心里却很清楚,梁国与大狄,本就是两大强国,意图攻破梁国北境,剑指中原,本身就需要倾尽大狄国力。
而今,秦风一来,北境大军如虎添翼。不只是秦风的军事才能,更有其统帅之相!
根据夜枭打探的消息,正是因为秦风的暗中统筹,北境三军才能合力。
前锋统领,眉头紧锁,沉声道:“此战,倾注大狄万千百姓之心血,若战事失利,我等自然负有不可推卸责任,但尚有一线生机,就绝不可放弃。不只是为我等,更是为大狄百姓之昌荣。”
“陈斯,你乃督战特使,只管言明,此战还能不能打下去。”
陈斯早已经深思熟虑,当下最理智的选择,乃是退兵,由攻势转为守势,在前线留下部分军团,抵御梁国可能进犯的兵马,与梁国进行对峙消耗。
如此一来,只要战火尚未平息,大狄就不算战败,可无视梁国的所有无礼要求。
如此一来,即可休养生息,待大狄国力恢复,无论战还是和,都永远周旋空间。
但此举,必将遭到举国上下的激烈反对。
提出此议之人,也必将背负‘千古罪人’的骂名。
毕竟大狄兵强,周遭列国,无人不屈服,纵观历史,何曾受过这等窝囊气?
若继续打下去,攻破梁国边境的机会已经相当渺茫,一旦战败,割地赔款必成定局。
究竟是卧薪尝胆,还是死战不退,陈斯也做不了主,此事需由君上拿捏。
“若战,就不可耽搁!
“梁国占据主场优势,背后有秋收百姓支持,又有城邦依托,用不了多久就可恢复生息,耗,是肯定耗不过梁国。
“战,就要一鼓作气,不惜一切代价!
“若请示君上,再经朝堂合议,免不了要经过漫长的争辩,到那时再发兵,梁国北境又如铁桶一般,而我等已乏力。那便不再是进攻了,而是送死。”
在场之人,虽然都是武夫,但谁也不傻,都能听出陈斯这番话的言下之意。
无论是战,还是退,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谁能付得起这个责任?
陈斯倒是可以负责,也有这个胆量和魄力,可问题在于,君上敕封陈斯为督战特使,而非督战大臣,明明给了虚衔,却又暗中加持实权。
意思已经很明白,让陈斯指挥作战,却不负责。
毕竟君上心里很清楚,大狄掌权之人,要么是老兵头子,要么是迂腐之辈,碰上秦风这种胆大激进,却又才华出众的对手,皆是乏力。
硬要说,谁能跟秦风掰掰手腕,也就只有陈斯。
就算大狄战败,梁国也不可能吞并大狄,原因很简单,大狄幅员辽阔,又以游牧民族为主,梁国就算有心插手,也无力管辖。
最坏的打算,也只是割去富庶之地罢了。将来免不了继续和梁国打交道,陈斯的作用依旧很大。
与其说是大狄与梁国对峙,倒不如说是君上和梁帝之间的博弈。
北狄君上与大梁圣人,虽从未见过面,却是老对头了,自二人登基伊始,便是各种明争暗斗,相互角力。
秦风与陈斯,便是大梁圣人和北狄君上的缩影,或者说代表。
大帐气氛,更加压抑。
许久之后,前锋统领才终于闭上眼睛,近乎妥协道:“陈斯,你只管做主,无论是何结果,皆由本将军负责。”
并不是前锋统领大义凌然,而是这营帐里,除了陈斯之外,也就只有前锋统领能够背负这个责任。
毕竟负责,也不是谁都能负的,还需看身份地位才是。
与此同时,北溪县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百姓欢欣鼓舞,将士们的士气也是相当高昂,自大战开打以来,梁国还是第一次取得如此大的胜利。
所有人都很清楚,这一战,北溪县居功至伟,而北溪县中,又全都仰仗着秦风。
那些因秦风吊儿郎当而心中有所质疑之人,也疑虑尽消,满心崇拜。
http://www.jiankaitaiping.com/yt104084/414579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jiankaitaiping.com。剑开太平手机版阅读网址:www.jiankaitaip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