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开太平 > 锦衣月明 > 第一百三十章 平壤攻防战(一)

第一百三十章 平壤攻防战(一)

    经过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骆石印、石朗等小分队员在大寒节气来临前,到达朝鲜西北小镇义州。

    已率先得到消息的朝鲜国王,亲率朝中众臣及早已到达义州的休能方丈等人,在义州城门外迎接小分队的归来。

    自那日在凤岭口话别后,休能方丈率领寺内僧众一路向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安全抵达义州。

    休能方丈是当时朝鲜境内屈指可数的几位得道高僧之一,当时朝中包括柳成龙在内的多位大臣都熟知他的大名。

    有如此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前来投奔,朝鲜国王李昖自然不敢怠慢,除热情款待休能方丈外,还特地命属下在自己的住所旁,腾出一间房子让休能方丈居住。

    说实在的,自从到达义州后,国王李昖只在到达后的最初几天里,心情松缓了几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的救兵迟迟不见动静,他的内心开始烦闷起来。

    一帮朝中大臣们除了在议事时说些不疼不痒的废话外,几乎没人能够想出为他排忧解难的妙策。

    面对山河破灭的惨象,身为国王的李昖内心虽然极度焦虑,却也不愿在这帮只会唉声叹气的大臣面前,表露出自己内心的躁烦与不安。内外交困的现状,令这位身体本就羸弱的国王愈发消瘦了许多。

    休能方丈的到来,让李昖总算找到了一个可以叙说衷肠的人。

    休能是一位乐观的人,他对目前境内的战况,和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以及未来大明出兵援朝的前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始终相信朝鲜不会亡,只要朝鲜上下齐心抗敌,再加上大明的援助,打败倭寇,恢复河山,是迟早要到来的事情。

    国王李昖常常于闲暇时间来到休能住处,同休能把酒畅谈,疏散胸中闷气。

    休能不希望自己的国王整天呈一副沉沦萎靡的状态,他凭借自己豁达的言行和开阔的眼界,不断开导对方,以增强其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勇气。

    经过一段日子的交往,李昖很快便将休能视为知己,对于一些他一时难以决断国事,他都会细心聆听休能方丈的建议。

    小分队员们在义州简单地休整几天后,以提督李如松、经略宋应昌为首的征倭大军,终于浩浩荡荡地开进朝鲜,来到义州。

    数万名大明雄师迈着威严整齐的步伐列队行进,在义州南门外的驿道上绵延数里,只见各色旌旗猎猎作响,马蹄阵阵,金鼓声声,军号嘹亮。

    义州当地的百姓从没有见过气势如此雄伟的队伍,一时间,纷纷欢呼雀耀,夹道欢迎。

    朝鲜国王李昖率领文武百官跪伏在义州南门外的一处空地上,感激涕零地山呼大明皇帝万岁。

    骆石印、石朗等小分队员们也站在南门外朝鲜君臣的队伍旁,热情地迎接李如松等人的到来。

    等到李如松的战马来到近处,朝鲜大臣左议政柳成龙亲自上前,将身穿金色盔甲的李如松搀至马下。

    刚一下马,李如松一眼就认出了微笑着迎上前来的骆石印,他先是一愣,很显然,对于眼前这位自己熟悉并且交情还算不错的大明锦衣卫指挥使,此时此刻猛然间身着便服出现在眼前这种场合,李如松一时有些不解。但转瞬间,他便释然——大明锦衣卫无孔不入、无所不在,身为指挥使的骆石印这次亲自出马,来至这偏邦异地,看来应该是身负什么特殊使命。他不敢怠慢,不顾笑脸相迎的朝鲜国王,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来,同骆石印握手寒暄。

    “李将军舟车劳顿,辛苦了!”

    “哎呀呀,骆大人,你我在此相见,真是没想到呀!”

    “骆某来至朝鲜已有些时日了。”

    “那骆大人肯定对这朝鲜战况了解甚多,还望多多指教哦。”

    “指教不敢当,你我看来要在这朝鲜战场上并肩作战了。”

    “求之不得呀,有骆大人在,你我鼎力携手,定会打败倭贼,收复朝鲜河山。”

    “是呀,咱们齐心协力,完成圣上重托。”

    “好,齐心协力!”

    李如松和骆石印的两双有力大手紧紧握在一起。中原书吧

    等到李如松和骆石印叙谈完毕。李昖才觅得时机,率众臣上前同李如松寒暄问候,然后,将李如松和他身边的将领恭迎至龙湾馆款待。骆石印、石朗等人也应邀一同前往。

    援朝大军在义州城外的一处山坡山安营扎寨。

    朝鲜君臣对救星般的大明将士自是悉心款待。在此不再絮谈。

    征倭大军经过几天的休整,李如松决定发兵平壤。

    依据骆石印率领的小分队事先获取的情报,平壤城内的倭国守军人数不到两万;此次入朝征倭大军的人数则是对方的两倍多,而且士兵多为刚刚参加完平定宁夏叛乱的李如松之嫡系;在拥有的火器数量及先进程度上,大明军队也占据明显的上风;平壤日军孤军深入,其后方的援军很难在短时间内赶来支援。

    一切的有利因素似乎都在预示着,大明征倭大军入朝后的第一场胜仗,将在收复平壤的的战斗中取得!

    大寒过后,明军将领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简单地过完具有特殊意义的新年后,一场规模空前的城市攻防战拉开了序幕。

    攻城战役开始的前一天夜间,一场多年罕见的大雪光临平壤城。一夜间,呼啸而至的西伯利亚寒流挟裹着鹅毛大雪,便将整个平壤城和它四周的山峦,覆盖在一片茫茫雪色中。

    按照征倭提督李如松的部署,明军将军中所有的一百多门威力巨大的大将军炮,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安置在平壤城四周的山坡高地上。李如松要用这种重达千斤的的重型火炮的强大威力,摧毁城内敌军兵营、工事、粮库及弹药库等,借以打击敌方士气,为后续攻城打好基础。

    雪后的原野山色茫茫,一轮红日从平壤城东面的山峰后冉冉升起。昨夜呼啸的北风的风力虽然明显变弱,但仍然丝丝入骨,寒意透心。

    一团淡淡的雾气笼罩在平壤城的上空。

    没有炊烟升起;不见世人在大街上走动;守城的日军此时也不知全都躲到何处。

    整个平壤城似乎已经嗅到了即将到来的死亡气息,它就像是一只被困于笼中的恶兽,面对死神的逼近,仍然不愿轻易受死。只见它四肢抓地,匍匐在一处它自认为可以掩身自保的低洼处,呈现出一副困兽犹斗状。

    迎着清晨寒风,李如松身着重装,在身边众将的簇拥下,登上位于平壤城西北的一处山坡上。这处山坡视野开阔,可将平壤城内的状况一览无余,此处便是他事先选定的此次攻城战役的指挥所。

    “骆大人,这次多亏了你们的情报及时。要不然,我这数万大军恐怕还要白挨几天冻。”李如松一边登山,一边对走在自己身边的骆石印恭维道。

    李如松之所以特意邀请大明小分队成员跟自己一起前往指挥所,是有他的良苦用心的。根据目前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以李如松以往的作战经验,干脆利落地拿下平壤,应该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借此机会,他要让骆石印这位皇帝身边的红人,亲眼见证自己是如何快速攻破城池、将城内守城倭军一举歼灭的。

    骆石印对李如松特意邀请他和小分队随他一起观战的用意,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两人彼此心照不宣。

    “哪里,哪里。我只不过是做了自己分内之事而已。此次如能迅速拿下平壤,全都是将军用兵神速的功劳。”骆石印适时地客气道。

    石朗、叶茹柳等小分队员紧紧跟在骆石印身后。

    “骆大人,听说你的手下同城内日军守城首领小西行长打过交道,能否谈一谈对此人的印象?”李如松边走边说。

    “叶姑娘,你给李大人说说吧。”骆石印对跟在身后的叶茹柳说道。

    “是,大人。启禀将军,我和谢元在平壤城内跟小西行长有过几次接触,感知此人高深莫测,是那种老谋深算之人。他在从军前是一名药材商人,后来应召从军,并在倭国的内战中屡立战功,深得丰臣秀吉的信任。

    “另外,还有一点,据说小西行长对此次侵朝战争的个人态度,并不像其他几路倭国指挥官那样积极。由于我等只见过此人两面,所知道的也就只有这些。”叶茹柳先是向骆石印应诺一声,然后向李如松介绍自己对小西行长的印象,及所知道的其人其事。

    “看来,还不能小瞧了眼前的这位对手。”听完叶茹柳的汇报,李如松像是在自言自语。

    “将军,管他什么行长不行长,待会儿只要我军一通炮轰,定叫他哭爹喊娘。只要将军你一声令下,我大军定会顺利拿下平壤城!”李如松身边一位身材魁梧的将领说道。

    “这倭国小贼也不是这么好对付的。不可轻敌。”李如松对手下说道。

    说话间,一行人登上山坡。

    “大人,你看!”刚一登上山坡,李如松身边那位身材魁梧的将领手指不远处的平壤城,对李如松惊讶地说道。

    顺着手下手指的方向,李如松放眼远眺。眼前的景象顿时让他这位久经沙场之人倒吸一口凉气。

    http://www.jiankaitaiping.com/yt104973/418414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jiankaitaiping.com。剑开太平手机版阅读网址:www.jiankaitaip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