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开太平 > 清末1895看观你好 > 45赤字

45赤字

    东北张克这边加紧的收拾两省半的民户,财政。

    袁世凯在关内也是加紧控制黄河以北,一边裁撤老弱旧军,一边快速扩编新军到10万人规模了,到黄河没桥,过黄河没铁路,再向南向西那也是暂时有心无力了。

    过年的时候,袁世凯向张克写信,两个字要钱。

    这里我要给大家说一个背景。清朝前面讲过海军和老佛爷争财政的事情。

    清末的财政情况是非常紧张的,但紧张到什么情况呢?在甲午战争以前,清朝的财政情况基本上是收支相抵。也就是说,辛苦一年,年底公司账上一分钱都不落。

    主打挣多少钱?花多少钱?一个部门多花一点儿,另一个部门就少花一点,就这么个情况。

    而甲午战败之后就更恐怖了。

    清朝的岁入大概是8000多万两。而甲午战争花费,直接就是3亿两银子。

    战争赔款2亿两银子。三国还辽赎买辽东3000万两银子,还有几千万的清朝军费开支。

    一年时间,直接把清朝四年的岁入全部干进去了。

    面对这种情况,清朝是怎么做的呢?吃老底,苦百姓,压榨商人,卖官,在国内发债券,自己国内紧了紧,东拼西凑的凑钱,又从国外列强借了将近3亿两,分四期在1898年前,先把日本的钱给凑上了。

    在你自己的日子过不下去的情况下,有人愿意向你低息借钱,是朋友吧?

    在民间的借贷利息最起码要超过15%的情况下。

    列强愿意以百分之4~5%的年利率让清廷借钱,真算得上是朋友二字了!大清也是这样想的,呵呵!

    一个大家庭遇上了过不去的坎儿,这个时候有朋友愿意低息向他借钱,这个大家庭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还上个几十年,这事儿就过去了。这么个大概逻辑。

    结果呢?前脚刚把钱拿到手里,把上一个窟窿填上了。新来的看起来像朋友的债主们拿着借钱的人情,找你说事。

    我们都知道像背着债的时候,工作,也就是自己的收入,是非常重要的,只能往上提,不能往下降。

    因为一旦收入下降,就可能面临收支不平衡,破产的情况,接下来就是卖车卖房,妻离子散一条龙的下场。

    清朝的税收基本上就分为这么几部分。田亩上的田税,然后是盐税,内部的商业活动交税,厘金(商业税)。剩下的就是和国外交易的进出口关税。

    在这个时候,关税在清廷的收入占比中,已经是非常大的了。

    而列强直接提出来要对海关的关税下手。

    这个关税重要到什么情况,就直接说了吧,关税是中央财政直接收入,关税让出去,中央财政破产,国破人亡!

    也就是说,你以为人家好心的低息借钱给你,让你渡过难关的?

    你把钱花出去后,人家立刻得寸进尺,要借着这个债主的关系,把这个低息债变成高利贷!

    怎么实现这个低息债到高利贷的过程呢?就是砍掉你的收入,让你陷入收不抵息的窘境。

    然后不得不借款,借新还旧,你越是借款,利息越高,越是还不上,越是还不上,就越要借新还旧,钱滚钱,利滚利,驴打滚,到最后剥皮抽筋。

    这种事情,稍微是一个精神正常,脑袋还在的人,谁受得了?

    然后就是开打,1900年和八国联军开战,剧情大家都很熟悉,输的一塌涂地。

    约定一共赔偿4亿5000万两银子,什么?没钱?赔不上银子?算利息,算是我借给你的。借钱给你,让你赔我钱,大好人吧?本息先算九亿两银子吧。

    但是要给大家补充一个概念。这里不管是算4亿5000万还是9亿两。清朝的政府财政,上一个窟窿,马关条约借的钱还没有还清呢!

    此时清庭的财政是是负收入。所以,两者完全是不一样的。

    日本的那2亿3000万两白银,大清分四期1895签约,1898就还完了,是给的现银,抓时间就给清了。有几方面原因,一是清廷还想体面,怕日本天津登录,亡国在眼前。第二怕的就是背上高利贷。

    而1900庚子赔款不管是多少钱,那些钱永远都只在账面上存在,嗯,它是永远还不清的!只会不断的钱滚钱,利滚利越来越多。

    这么说吧,如果清朝不亡,那从他自己,到他儿子,到他孙子,迟早把所有能拿到的东西都变成债主的东西。债主强,债务人弱,有的是好拿捏的,慢慢炮制。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朝又苟延残喘了几年,每年还利息,都够呛,终于撑不住完蛋了,财政崩溃是绝对原因。

    原来的债主完蛋了。那他这些债权人的债,不能没人背啊,民国政府自然是要继承上一任政府的债务的,谁给你讲理?人死债清?不可能的。父债子还,谁厉害谁有理,谁让你弱呢?

    但民国政府和清政府不一样呀,民国政府时代,是地方军阀大混战,什么?我欠你钱?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想要钱?你就来抢就完事了。

    列强是放高利贷的黑社会,要的是求财,不要求命啊。

    所以就是列强拿着海关,每年收利息,那些本金,利息的事儿,就先在账上算着吧,以后再说。

    大家互相混着,过日子就完事了。

    有债权关系是有的,但则么回事?怎么来的?你不讲理,我也不讲,狗屁的道义,还是暴力罢了。谁让你强呢?先对付着,有本事把我杀了,我也没那么好杀。

    账是糊涂账,想和我把账搞明白?那是不可能的,逼急了,再来一次破产清算,就完事儿了,你接着找下一个政权去。

    总的来说中央政府权威受列强支配,是不假的,哪个当权的,为权力,不赴汤蹈火,以求维持和列强的关系?蒋大买办,告诉我们,为了自己的权利,国民?什么东东?能卖钱吗?

    本时空,虽然没有第二次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庚子赔款。

    但马关条约向列强借的3亿两银子。分三批,有分30多期的,有分40多期,每年本息百分之四到5%的利息。

    背着房贷的朋友们,大概算算这是多少钱,每年还多少?

    每年,一千几百万两白银,还是要的吧?

    这是国外,国内没借钱?国内谁的可以赖掉?但也有袁世凯也头疼赖不掉的。

    但是清廷的收入是负数啊!清庭这个大公司负收入了,为什么没有破产?就是因为公司内外,还有些人能从公司存在的情况下,搞些收益,这些人在里面撑着,比如债主,比如高管。

    大家觉得怎么样?历史哪有新鲜事?

    袁世凯着急忙慌的上位,被套住了。

    这个实际破产,这个早就是负债累累的公司,把袁世凯套了个死死的。

    公司给你了,但是公司的债你也得想办法背呀!

    袁世凯主政山东,一年还能落个500万两银子,现在又拿到了河北,部分河南。

    但是他妈的,担着中央政府的牌子,一年对外赔款就得上一千多万。去掉海关收入(大部分因为抵押给列强,收上来就直接走账划走了),还要贴钱一千多万两。

    网上资料,列强关税油水吃的也是贼香。

    说什么廉洁的?老鼠进油缸,廉洁个屁,只是人家的手段高明,骗骗哥们够了,深扒一下,玩的花了去了,贪污还要贪个百分比出来吧?人家直接一操作,按倍来算受益的。

    (些借款都是用海关关税作为担保,以关平两来计算支付的。当时规定通商税则时,规定每关平银3两等于1英镑,后因银价跌落,1英镑需7关平银7两。可长期以来,外商仍按原定3两等于1镑的定额纳税,结果造成中国的值百抽五的关税税率,实际上只收到百分之二三的税,或只有百分之一二的关税,使中国的税收蒙遭惨重损失。

    当时,中国向西方各国借款,西方是以英镑支付借款,同样,日后中国也需以英镑折算银两偿还本息,需以7两对1镑的比例换算,而西方国家却仍以3两对1镑的比例来缴纳关税,这一进一出,实际上使中国的偿款增加了1.3倍还要多。

    再者,三次借款中国实收之数最多为94%,少的只有83%。加上中国在偿还本息时还需受付款之日金银兑换行市的支配,致使中国需以数倍的银两偿还借款。)

    这上千万两银子,袁世凯自然不愿意自己来背了,他自己哪儿来那么多钱呀?

    南方各省,北方各省,东北各省,大家不得一起把这钱给凑起来呀?

    南方各省,上来直接发话了,收支相抵,收支相抵,中央懂不懂什么叫收支相抵?地方的钱,除了自己花的,上完税,基本上就不剩啥了。

    我给中央上税,是中央要给我负担责任的。

    现在中央承担不起自己的责任了,凭什么我还要上那么点税?责任和权力,你中央不说承担责任怎么样,上来就要钱?谁看你一眼?给你上点税,是看你有兵,抵抗俄国有功,盼着能给地方做主。

    黑龙江省丢一半,南方沿海全让了,你有脸,但有多大,自己琢磨琢磨。

    南方一句话,就这些了,再多的钱是没有的!

    北方,袁世凯拿自己的家底儿给满清擦屁股?他肯定是不愿意呀,自然就盯上了东北。

    东北财政大概收入有多少?这些事情经手的人太多了,根本就藏不住啊。

    北京袁世凯当局,面对今年的利息钱。找满清的王公大臣,先干出来1000多万两银子,对付过去了。

    但毕竟是国家级别的欠款,让这些前朝的王公大臣,一直掏下去?那是不现实的。

    对国家来说,最小的钱,那落到几个人身上,不管他是不是首富,他都还不起啊!

    今年的1000多万,袁世凯当局,都不知道落下多大干系,得罪了多少人。

    明年再这么来,估计就得和他拼命了。

    袁世凯入主中央了不假,但北京活了两百多年的旗人有多少?手里的枪有多少?

    真闹个北方大乱,局面不能收拾,再打掉个几千万两的军费。

    最后打个一拍两散,两败俱伤?那是一个民族啊!把火烧起来,怎么灭?这个生意不能做呀!哪个有脑子的,也不会继续打主意了。

    大家出来,求的是财,不是来找事儿结仇的。

    为了给国家求财,给自己结仇?谁愿意干?袁世凯也不想干啊!逼急了,会出事的。

    http://www.jiankaitaiping.com/yt105224/419075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jiankaitaiping.com。剑开太平手机版阅读网址:www.jiankaitaip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