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喋血阳安关(一)
九月三十日,柴绍从兴州出兵,全军赶赴阳安关。
其实柴绍还是不愿意听从李神通的命令,便有心拖一下,然后让人前往成都,希望通过李建成压一下李神通。
在柴绍看来,李建成应该看出死守阳安关的弊处。
可没想到,李神通又连发四封命令,以每天一道的速度,送到柴绍的军中,并严厉警告柴绍,再不出兵,必受处置。
而与此同时,派往成都的人也很快返回。
这信使根本就没到。
信使回禀,成都发生大战,他到了绵州便发现道路被封锁,根本去不了成都。
柴绍听了,仰天长叹,满是悲伤。
此天亡李唐啊!
柴绍在李神通的逼迫下,无奈地从兴州沿着嘉陵江南下,直趋阳安关。而这一做法,也使得北面的凤州军,彻底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虽然柴绍在顺政县留兵两千,但对于孤悬在外的凤州来说,意义并不大。
十月二日,柴绍率领两万余唐军主力,到达了阳安关,此时明军尚未赶来。
明军之前把重点放在了兴州方向,兵力布置在留坝、阳平关等地。而且为了增强汉川郡这一路明军的力量,黄明辽调集了右武卫主力三个军,以及窦袭、梁胡郎、王长谐三部,进入汉川郡,使得汉川郡的明军达到了七万八千余人。
这八万明军主力集结也需要时间,自然比不上柴绍部南下的迅捷。
阳安关虽号称关卡,其实是一座小城,紧靠嘉陵江,虽然依山傍水,但其实地形并不显要。之所以重要,不过是因为身处嘉陵江和金牛道的交汇处而已。
柴绍到了阳安关一看,便皱起了眉头。
以阳安关的地形和区区两万人马,想挡住十多万明军并不容易。柴绍从关中打到巴蜀,对于明军的战斗力很清楚。
而一旦陷入相持,除了身后的李神通部以外,其部不会再有其他的援军。
不能这么打啊。
柴绍登上阳安关头,站在城头上四面瞭望。眼看东南方向的高山,异峰突起,甚是险峻,便向身旁的阳安关守将卢士良问道:“那是何地?”
卢士良赶忙说道:“此座高山,因形似鸡冠,被当地人叫做鸡冠山,往北是两山夹一隘一河道,其隘被称作鸡冠隘,而鸡冠山下的高地,传说是蜀汉大将赵云聚兵之地,名叫擂鼓台,与阳安关靠近嘉陵江一侧的山包子龙山相互对应。”
柴绍点点头,没在说什么。
当日傍晚,柴绍便将马三宝叫到了身边。
马三宝虽然只是柴绍的家仆出身,但和柴绍年纪相彷,关系亲密。柴绍跟着李渊造反之后,马三宝也屡立战功,成为柴绍麾下一员骁将。
见到马三宝,柴绍便说道:“三宝,你觉得此仗怎么打?”
马三宝秉性机敏狡黠,多智谋,眼看柴绍的样子,便知道柴绍有想法,于是说道:“我军不能困守,非得想法化被动为主动不可。”
柴绍听了,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我也这么认为。咱们兵不过两万,明军到底有多少,谁也不知道,但大体七八万总是有的。咱们与明军交战,算是以寡敌众,要想破敌,就只能采取突袭作战,趁着明军远道而来,立足未稳,一举击破明军。”
说到这,柴绍有些兴奋,指着远处的鸡冠山说道:“三宝,对面的鸡冠山,居高临下,俯视阳安关,若我是明军主帅,要想破阳安关,必先取擂鼓台,然后占领鸡冠山,控制制高点,再以擂鼓台为据点,跨江而击,两面取阳安关。
等到战斗打响,明军一旦攻打擂鼓台和对岸的阳安关,那么这两处守军,一定要在第一阶段挫败明军的进攻锐气,然后羊败向鸡冠山方向撤退,然后据险而守,必能吸引明军主力的全部注意力。
而与此同时,我军再遣一部,沿着嘉陵江河谷而上,到达流溪、黑水一带设伏。
等到鸡冠山的战斗陷入焦灼之中,我军的伏兵便可绕道至明军的背后切断明军的退路,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如此必可击败明军。”
马三宝听了,有些担心地说道:“郎君将主战场放在鸡公山,意味着阳安关就要放弃。若是如此,恐不好向淮安王交待。”
“交待什么?”
柴绍不悦道:“此战若败,命都没了,还给谁交待。若是我军胜了,一个小小的阳安关,顷刻之间,便能收复。”
马三宝不再多言。
马三宝默默盘算着柴绍的计划,很快便发现了一个问题。
按照柴绍的布置,需要多处分兵,这必将使得各部兵力摊薄。 一旦一处出现问题,很容易影响全局。
“兵力就这些,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对于马三宝的担心,柴绍有疑虑,但并未太担心。
“我回去之后,便派人前往利州,请求淮安王支援。到时候两军合兵一处,必能大破明军。”
马三宝听了,点点头,这样安排,倒也稳妥了不少。虽然淮安王本事不怎么样,但只要援军及时赶到,这仗即使不胜,也不会大败。
过了一会,马三宝说道:“郎君,让我主守鸡冠山吧。”
柴绍看了马三宝一眼说道:“守卫鸡冠山,是个九死一生的战斗,即使我军赢了,也未必来得及救援鸡冠山。”
马三宝道:“我本一介奴仆,跟着郎君,才做到将军之位,也算祖宗保佑了。今局势艰难,三宝没有什么可报郎君的,唯有这条性命,愿为郎君而死。”
柴绍很激动,上前抱住马三宝说道:“这一战若你我能活下来,你马三宝不再是柴氏的家仆,而是我的兄弟。”
柴绍和马三宝回到关中,当即召集将领,商议退敌之事。
马三宝领军六千,屯驻在鸡冠隘,而卢士良领军三千,屯驻于擂鼓台,阳安关只留兵数百,而柴绍本人则率剩余部队兵出黑水为伏兵。
诸将对于柴绍不守阳安关的命令大惊,纷纷劝阻,但柴绍本人则不为所动。
次日一早,唐军按照柴绍的命令进行布置,而阳安关则大开城门,内不立旗,炊烟不出,摆出一座空城来迷惑明军。
http://www.jiankaitaiping.com/yt27268/328324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jiankaitaiping.com。剑开太平手机版阅读网址:www.jiankaitaiping.com
其实柴绍还是不愿意听从李神通的命令,便有心拖一下,然后让人前往成都,希望通过李建成压一下李神通。
在柴绍看来,李建成应该看出死守阳安关的弊处。
可没想到,李神通又连发四封命令,以每天一道的速度,送到柴绍的军中,并严厉警告柴绍,再不出兵,必受处置。
而与此同时,派往成都的人也很快返回。
这信使根本就没到。
信使回禀,成都发生大战,他到了绵州便发现道路被封锁,根本去不了成都。
柴绍听了,仰天长叹,满是悲伤。
此天亡李唐啊!
柴绍在李神通的逼迫下,无奈地从兴州沿着嘉陵江南下,直趋阳安关。而这一做法,也使得北面的凤州军,彻底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虽然柴绍在顺政县留兵两千,但对于孤悬在外的凤州来说,意义并不大。
十月二日,柴绍率领两万余唐军主力,到达了阳安关,此时明军尚未赶来。
明军之前把重点放在了兴州方向,兵力布置在留坝、阳平关等地。而且为了增强汉川郡这一路明军的力量,黄明辽调集了右武卫主力三个军,以及窦袭、梁胡郎、王长谐三部,进入汉川郡,使得汉川郡的明军达到了七万八千余人。
这八万明军主力集结也需要时间,自然比不上柴绍部南下的迅捷。
阳安关虽号称关卡,其实是一座小城,紧靠嘉陵江,虽然依山傍水,但其实地形并不显要。之所以重要,不过是因为身处嘉陵江和金牛道的交汇处而已。
柴绍到了阳安关一看,便皱起了眉头。
以阳安关的地形和区区两万人马,想挡住十多万明军并不容易。柴绍从关中打到巴蜀,对于明军的战斗力很清楚。
而一旦陷入相持,除了身后的李神通部以外,其部不会再有其他的援军。
不能这么打啊。
柴绍登上阳安关头,站在城头上四面瞭望。眼看东南方向的高山,异峰突起,甚是险峻,便向身旁的阳安关守将卢士良问道:“那是何地?”
卢士良赶忙说道:“此座高山,因形似鸡冠,被当地人叫做鸡冠山,往北是两山夹一隘一河道,其隘被称作鸡冠隘,而鸡冠山下的高地,传说是蜀汉大将赵云聚兵之地,名叫擂鼓台,与阳安关靠近嘉陵江一侧的山包子龙山相互对应。”
柴绍点点头,没在说什么。
当日傍晚,柴绍便将马三宝叫到了身边。
马三宝虽然只是柴绍的家仆出身,但和柴绍年纪相彷,关系亲密。柴绍跟着李渊造反之后,马三宝也屡立战功,成为柴绍麾下一员骁将。
见到马三宝,柴绍便说道:“三宝,你觉得此仗怎么打?”
马三宝秉性机敏狡黠,多智谋,眼看柴绍的样子,便知道柴绍有想法,于是说道:“我军不能困守,非得想法化被动为主动不可。”
柴绍听了,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我也这么认为。咱们兵不过两万,明军到底有多少,谁也不知道,但大体七八万总是有的。咱们与明军交战,算是以寡敌众,要想破敌,就只能采取突袭作战,趁着明军远道而来,立足未稳,一举击破明军。”
说到这,柴绍有些兴奋,指着远处的鸡冠山说道:“三宝,对面的鸡冠山,居高临下,俯视阳安关,若我是明军主帅,要想破阳安关,必先取擂鼓台,然后占领鸡冠山,控制制高点,再以擂鼓台为据点,跨江而击,两面取阳安关。
等到战斗打响,明军一旦攻打擂鼓台和对岸的阳安关,那么这两处守军,一定要在第一阶段挫败明军的进攻锐气,然后羊败向鸡冠山方向撤退,然后据险而守,必能吸引明军主力的全部注意力。
而与此同时,我军再遣一部,沿着嘉陵江河谷而上,到达流溪、黑水一带设伏。
等到鸡冠山的战斗陷入焦灼之中,我军的伏兵便可绕道至明军的背后切断明军的退路,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如此必可击败明军。”
马三宝听了,有些担心地说道:“郎君将主战场放在鸡公山,意味着阳安关就要放弃。若是如此,恐不好向淮安王交待。”
“交待什么?”
柴绍不悦道:“此战若败,命都没了,还给谁交待。若是我军胜了,一个小小的阳安关,顷刻之间,便能收复。”
马三宝不再多言。
马三宝默默盘算着柴绍的计划,很快便发现了一个问题。
按照柴绍的布置,需要多处分兵,这必将使得各部兵力摊薄。 一旦一处出现问题,很容易影响全局。
“兵力就这些,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对于马三宝的担心,柴绍有疑虑,但并未太担心。
“我回去之后,便派人前往利州,请求淮安王支援。到时候两军合兵一处,必能大破明军。”
马三宝听了,点点头,这样安排,倒也稳妥了不少。虽然淮安王本事不怎么样,但只要援军及时赶到,这仗即使不胜,也不会大败。
过了一会,马三宝说道:“郎君,让我主守鸡冠山吧。”
柴绍看了马三宝一眼说道:“守卫鸡冠山,是个九死一生的战斗,即使我军赢了,也未必来得及救援鸡冠山。”
马三宝道:“我本一介奴仆,跟着郎君,才做到将军之位,也算祖宗保佑了。今局势艰难,三宝没有什么可报郎君的,唯有这条性命,愿为郎君而死。”
柴绍很激动,上前抱住马三宝说道:“这一战若你我能活下来,你马三宝不再是柴氏的家仆,而是我的兄弟。”
柴绍和马三宝回到关中,当即召集将领,商议退敌之事。
马三宝领军六千,屯驻在鸡冠隘,而卢士良领军三千,屯驻于擂鼓台,阳安关只留兵数百,而柴绍本人则率剩余部队兵出黑水为伏兵。
诸将对于柴绍不守阳安关的命令大惊,纷纷劝阻,但柴绍本人则不为所动。
次日一早,唐军按照柴绍的命令进行布置,而阳安关则大开城门,内不立旗,炊烟不出,摆出一座空城来迷惑明军。
http://www.jiankaitaiping.com/yt27268/328324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jiankaitaiping.com。剑开太平手机版阅读网址:www.jiankaitaip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