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开太平 > 太平新篇 > 第三十五章:人材

第三十五章:人材

    第三十五章:人材

    王财一路把郑国扶进大营,陪尽笑脸,搞得郑国也有点飘飘然起来,本来这次来见王财原是想为自己谋一条出路,来之前人说太平天国仇视读书人,但是至少在苏南,郑国并没有这种感觉,因此王财打下上海后,他就认为是遇上明主了,听说王财到了石门,便马上来投靠。意外的是太平军不但没有仇视自己,王财好歹也是个将军,竟然如此隆重的接待自己,看来“人言不实”啊。

    分宾主落座后,王财就亲自端上了一杯茶,同时问道:“先生高姓?”

    “敝人郑国,字德基,号梦六,”郑国欠了欠身道,“将军叫我郑国就可以了。”

    郑国?好像是韩国派到秦国的奸细啊!王财心想,别欺我不识字也来这么套蒙我。

    “先生此来,可有何良策教我?”王财坐回位子上,看着郑国问道。

    “将军此番平定苏南,接下来,是否有什么打算呢?”郑国把茶杯轻轻的放在几上,回头也盯着王财问道。

    “这个……”王财心想别真是来套情报的吧,“目前还没有什么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啦。”

    “哈哈哈……”郑国一阵大笑,“将军欺我!郑国此来乃是投奔大人的,为何不投朝廷,不投天京,偏来石门寻将军呢?郑国观天下英雄,俱不足与将军论耳,乃诚心来投,怎料将军却不以实相待。”说完起身就要走。

    “先生且慢!”王财心想还真是够傲气的,也罢,胡说一通骗骗你,“先生且慢,误会了,误会了。先生料知我并非读书人,此次攻下上海乃为救小刀会义军,占苏南也是为谋一块自保之地。我欲南下浙、福,进取江西,继而裂土封王,保天国江山万万年!”反正吹牛,王财也不怕闪了舌头。

    “将军雄心不小,”郑国点了点头,在他看来,有雄心大志才有成功的可能,“但此不为上上策。将军,你观天国此次北伐如何?”郑国看见王财摇了摇头,于是接着道,“不错,孤军深入,远离根本,且南人不惯北地,本该全力北上,直取京城,谁料却每城必攻,怀庆一战,经时数月,朝庭乃从容调兵,前堵后围,必败无疑。西征大军,原是不错,怎料湘军练成,从此必苦战不已,目前看来,天国实只有东进一路算是不错。但有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将军,你看天国与朝廷谁胜了对你最有利呢?”

    “当然是天国!”王财说着冲西抱了抱拳,他并不介意郑国直呼清妖为朝廷。

    “不然!朝廷胜了,必不会放过将军,但天国胜了呢?这么多王爷,将军功高,谁得势,都容不下将军啊!”郑国一字一句的说出来。

    “因此,最好的局面乃是天国与朝庭不胜不败,拼个死活!”郑国得意洋洋的说道,“将军据江南之富,通商之便,苦练新军,退可保境安民,进可争雄天下,此乃为上策!”

    王财点点头,他也厌烦了现在一天到晚东征西讨的生活,靠打仗怎么能打出一个富强的中国呢?但是三分天下,分疆裂土,却也非他所愿。

    郑国看出王财面有豫色,于是接着道:“将军不愿裂土称王,这也不难。将军可曾听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典故?”

    “是不是前朝洪武皇帝的事情?”王财好奇的问道。

    “不错。眼下正有一个与清庭和解的机会。将军可知现在朝廷最怕谁?”郑国见王财又摇了摇头,便接着道,“朝廷最怕将军啊!”

    “怕我?”王财指着自己的鼻子惊讶的问道,“不怕天王,不怕洋人,怕我?”

    “是的,将军。天王困守天京,大修宫舍,不思进取,不足为虑。洋人所为者,财也,也不足为虑。唯有将军虎踞苏、浙,内奉天国,外交洋夷,且阻断漕粮,朝廷怎么不怕?此刻调集大军对付将军?非是不想,力不从心耳!北伐大军四万之众仍在京畿附近,如何敢再对将军下手啊!北伐一败,接下来,就是将军了。”

    王财暗暗点头,心想不错,他也想清廷断不会坐视他独占苏南的,漕粮的主要来源地就是江、浙,自己卡了他们的脖子,不拚命才怪!

    “因此,将军,北伐不能败,只要北伐不败,哪怕只在北方占据一地,也可让朝廷不敢大举南下,我们便可与朝廷暗通款曲。”郑国端起杯子喝了口茶。

    王财恍然大悟,不错,如果自己救援北伐,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即可在清廷腹地放一颗钉子,又可让天国将士心向自己,对了,一定要在天京派出的北伐援军失利后,再派兵,这样才不会让天京疑心。如果真的这样办,那就要快了,因为北伐大军现在已经到了天津附近,历史上很快就要败退。王财眼珠子乱转,心中快速的计算着。

    王财第二天就带着郑国赶回了上海,并正式任命他为内政助理,专管苏南政务。同时还下令吉顺天和高建国各率所部迅速集结到苏州,加强针对北方地区的训练。又命令原属左二军的钱根生、邓泽远、陈平安、周家齐全部调任新组建的新五军、新六军、新七军和新八军任军帅并率部赴无锡准备进驻新建成的惠山军校,命令新二军军帅倪守道节制新四军、三军共一万余人加强对浙江的进攻,命令江阴防军配合镇江太平军监视江北清军动向。同时又派人把魏列从无锡找来,并在魏列到上海的当晚,又单独约见了美国公使马沙利,对于马沙利提供给他的兵工厂生产能力清单大为光火。原来,马沙利把美国淘汰的前膛装滑膛枪、滑膛炮生产线给了王财,这让王财大骂马沙利不够朋友。在魏列的调解下,马沙利最终同意向王财提供后膛来复枪和12磅炮生产线,为了给马沙利一点压力,王财还以铁路的修筑权相要挟,搞得马沙利一阵惊慌,最后拍着胸脯表示一定在三个月内让工厂开工。

    把魏列找来,王财是想着通过他招募一些欧洲的退役军官来帮着训练自己的士兵,现在他的手下都是按照当年他搞的那个《训练大纲》来训练的,因此还是经常出现整营整营的士兵在城外到处奔跑,最严重的一次,王财还接到湖州民军帅投诉说新二军五千人在湖州城外追着十几条野狗跑了整整一天,搞得人心惶惶,王财还为此专门提醒倪守道要注意“不可扰民”,同时还向各军发布了《关于禁止使用野狗及其它动物辅助训练的命令》。为了避免把士兵都练成兔子,王财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向西方寻求更先进的军事训练方案,可是他又怕通过列强公使去办这事,会让找来的洋教练带有政治背景,教的时候不卖力,甚至教一些过时的战术,因此还是让魏列这个自己人通过民间的途径找一些有真本事的教官来,为此王财甚至开出了三万两银子年薪的高价,这可比两江总督一年的养廉银子都要高,不过王财也再三强调如果让他发现找来的是混银子的,那“说不定他回国的路上就出点什么事情!”

    一切都搞定之后,王财又马不停蹄的带着郑国赶到无锡,参加惠山军校的成立大会,惠山军校是在王财发动上海战役之前交给无锡民军帅曾文达去办的,当初王财就跟他说:“我要在无锡的惠山办一所培养太平军军官的学堂,但是我是个粗人,也不懂什么风水的,这个具体选择的事,就交给你了,盖房子的钱都由我出,我只要第一环境要好,要安静,第二要离太湖近,至少要建一个码头,第三学堂规模按一千人的建,第四我只给你半年的时间,年底我就要来住!”结果这个曾文达办事倒也快,半个月前就差人送信给王财说学堂已经完工云云,王财一直抽不开身,这次决定挥师北上之后,他就觉得培养一批军官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因此离开上海后就马上赶回了无锡。

    王财在无锡监军邓赛达、民军帅曾文达的陪同下,带着郑国一起看了建在惠山的军校。应该说王财还是非常满意的,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军校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特别是当曾文达汇报说只花了三万两银子的时候,他更是高兴,至少从外表上看,这么少的银子盖出了一个不像是豆腐渣的工程,还是非常不简单的。曾文达可能并不知道王财写不来繁体字,还自以为凑趣的请王财题写“太平天国惠山军官学校”的牌匾,搞得王财红着脸“顾左右而言他”。

    在惠山军校码头上,监军邓赛达还特别打造了一条装备了一门火炮的大木船,他解释说可以让士兵坐这条船在太湖里练习水战,还自告奋勇的说可以请镇江水军营军帅朱阿昌来指导士兵水战。王财只是笑了笑不置可否,因为他觉得全中国的水师里也找不出一个真正懂水战的,让他们来教还不是越教越傻?

    围着军校前前后后的转了几圈,王财就有了新的想法,马上转头对郑国说:“你们再建几所学堂怎么样?”

    “军事学堂?”郑国不解的问,“目前一所应该差不多了,关键是要让符合条件的士兵都来进修。”

    “不是,我是说希望小学之类的。”

    “希望小学?什么希望小学?希望什么?”郑国迷惑的看着王财。

    “嗯,你可以理解为充满希望的学习之类,就是个名称,你如果要叫绝望小学也可以。我打算在苏南地区开设一些这样的学校,招收家贫,读不起书的农家孩子来读书。嗯,军属子女读书还可以有特殊津贴。”王财想了想说道。

    “这是个好事啊,将军。不过学些什么呢?女孩也收吗?”郑国也高兴的说。

    “当然,女孩也收。为什么不收?天国不是男女平等吗?”王财奇怪的看了一眼郑国,“学习的内容嘛……现在私塾都学什么?全都是四书五经吗?”

    “现在主要是这些,不过天王好像并不喜欢这些东西。”郑国犹豫了一下。

    “我看四书五经也不是全都不好,四书可以接着读,五经就免了吧?其他嘛……军事当然也要学,初级班就讲军事历史,洋文也要学,天文、地理、物理……咳,我也不知道,郑国,你还是去上海请几个洋教师回来,我给你个名帖,你派人去找马克王教士,他应该可以帮上忙的。”

    “将军,请洋教席,这……这是不是有失提统啊?”郑国实在不想和洋人有什么关系,在他看来洋人简直与鬼无异。

    “嗯?”王财狐疑的看了一眼郑国,“也罢,我亲自给马克写信。你就负责安排一下招生的事情,可以先在无锡和苏州办两个学堂,统一都叫‘振华堂’,学生的学费全免,圣库负担。”说到这,王财转头对邓赛达问道,“无锡圣库还有多少库银?”

    “大人!”邓赛达一弯腰,“自从大人下令耕者得田,按田纳赋之后,老百姓交纳钱粮都很积极,加上魏列大人设立的‘通洋贸易事物衙门’与洋行交易生丝、茶叶等获利颇丰,现在无锡圣库除去每年上缴天京的二十万两银子以外,每年尚可结余一百三十余万两白银,不过对外我们按大人的吩咐只说最后一位,十万两。”

    “很好!”王财点了点头,这些个老百姓自己选的乡官就是不一样,处处为自家打算,“以后每年都要拔出二十万两给振华堂!”接着又转过头对郑国说道,“那苏州应该也有不少钱,这样,我们也搞一次科举,就定在明年四月,还是在无锡。郑国你去安排,无论身份贵践,家资丰简,只要有心参加,我们都欢迎!”

    相关史实:

    1、四书五经:《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的总称。五经为 《周易》 《诗经》 《尚书》 《礼记》 《春秋左传》

    2、太平天国的科举制度:在太平天国以前,中国历代的科举制度都对门地出身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放之于今日,则大多数国人都没有读书的机会,就连非本地户口也不能在当地参加科举,而太平天国却规定任何人只要他愿意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于是就是“卖马的人也能考中武举的事情”,这无疑是中国历史的一大进步!

    http://www.jiankaitaiping.com/yt3154/11979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jiankaitaiping.com。剑开太平手机版阅读网址:www.jiankaitaip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