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开太平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六百七十三章 践祚登基!

第六百七十三章 践祚登基!

    长安。

    九月初的帝国都城,秋风萧瑟,百叶雕零。

    街上也充斥着无比压抑的气息,虽依旧人来人往,但大多行色匆匆。

    天子刘协驾崩之后,百官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

    极度震惊的同时,却也都束手无策。

    皇位传承就事关重大,更何况这些年在李儒的暗中掌控之下,刘协连一个子嗣都没能留下,这让百官都犯了难。

    没有皇子,皇位该由谁来继承?

    终东汉一朝,宗室继承皇位也是有先例的。比如当年的灵帝,就是因为桓帝无子,才被硬点到雒阳当皇帝。

    既有成例,理当另立宗室,可让朝廷百官为难的,也正是这个问题。

    若是依照血缘关系,选一个不知名的宗室弟子登基,南方的刘表和东方的刘备未必同意,选出来也是傀儡。

    若依照声望与权势,刘虞、刘备、刘表,甚至是益州的刘璋都可以入选。

    那到底该选谁?

    对此,朝堂百官议论纷纷,却拿不出统一的方案。

    争执持续了数日之后,朱儁登门拜访杨彪,二人经过一番密室商谈后,最终决定立刘备为帝。

    一者,当今天下以萧王刘备声望最高,实力最强,若想振兴大汉,皇位非他莫属。

    二者,荆州刘表、幽州刘虞皆年事已高,就算能够践祚登基也撑不了几年。

    皇位频频所带来的动荡之苦,东汉百余年间已经吃得太多了。

    商定完毕之后,杨彪又提出了一个疑虑:“公伟,你我虽说如今是朝堂领袖,但手中无兵也无权,此事还得张济同意。”

    朱儁笑了:“文先公无需多虑,张济终归是心向萧王的。”

    “何以见得?”

    “文先公何不见这些年,只要是徐州的奏表,他张济都极力促成。”朱儁笑道,“再者,张济之侄张绣,如今正是萧王麾下大将。”

    闻言,杨彪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那就让张济前往徐州,将萧王迎归长安登基。”

    “文先公所言是也!”

    第二日朝堂廷议,朱儁与杨彪力排众议,当场敲定了皇位的归属,同时让张济亲自前往徐州。

    此时的长安百官,虽然知道刘备要与袁术开战,却还不知道刘备已经率军进抵雒阳。

    对于这个安排,张济自然不会有任何异议,甚至还有些欣喜,毕竟这可是拥立之功,当即领命前往雒阳。

    时间来到九月中旬,张济抵达雒阳,被刘备接见时便将长安百官的意思表达了一番,却遭刘备断然拒绝。

    张济不明所以,却也不敢多问,只得告退而出,随后就见到了满脸笑容的林朝。

    “参见司徒!”

    张济赶紧躬身行礼道。

    “不必多礼。”林朝挥袖笑道,“张将军远道而来,不胜辛劳,某早已在寒舍备下薄酒,不知可愿赏光。”

    “多谢司徒,末将敢不从命!”

    当下两人来到了林朝在雒阳城中的临时住处,刚走进院中,满腹疑惑的张济便抱拳道:

    “司徒,末将不明白,萧王难道不愿登临大位?”

    林朝摇头笑道:“这不是愿不愿的事情,而是不得不为。如今的汉家天下,早已是群雄并起,一派乱世之相。萧王身为宗室,理当匡扶汉室,如今天子崩殂,萧王就更应继承大统,延续汉祚,又岂能因个人私欲而坏天下大事!”

    这皇位,他刘备想坐得坐。

    不想坐,也得坐!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由不得他个人意愿。

    张济更加疑惑了:“既如此,那方才末将劝进,大王为何……”

    “小了,格局小了!”

    “司徒此言何意?”

    “长安朝廷官员何止百人,却只来了张将军你一人,如此行径,不知道的还以为萧王早就蓄谋践祚登基。萧王一生宽仁,如此岂不是陷他不忠不义?”

    说白了,林朝认为前来迎接的人太少,不值得刘备认真对待。

    张济也不是什么蠢人,闻言当即抱拳道:“多谢司徒指点,末将明日一早便返回长安,请长安的朝廷百官亲自来雒阳迎接。司徒以为来多少人合适?”

    “多少合适?多少都不合适。”林朝笑道,“某要长安百官全都过来,一人不落,将军可能做到?”

    “司徒放心,此事包在末将身上!”

    张济又是一抱拳道。

    于是,刚刚抵达雒阳,屁股还没坐热乎的张济又踏上了返回长安的旅途。

    对于林朝这个百官通通前来迎接的想法,不出意料的遭到了长安百官的拒绝。

    毕竟雒阳距离长安足有八百里之遥,一路赶过去没有个把月的时间难以到达。官老爷们哪吃过这种苦,纷纷表示不愿意去。

    再说,他刘玄德的架子也太大了吧!

    可一贯不露峥嵘的张济,这次却一反常态,直接命麾下军队强迫百官前往雒阳。

    林司徒说了,长安百官必须一人不落。

    谁不想去,谁就得死!

    死人当然不再是长安百官中的一员,如此也算完成了林司徒交代的任务。

    屠刀在前,长安百官终于想起了当年被董卓支配的恐惧,纷纷表示愿意去雒阳迎接萧王。

    初平十一年十月末。

    张济终于又来到了雒阳,这次随行的,还有长安城朝廷百官。

    刘备当然不明白林朝的安排,但他也隐约猜到了些什么,却并没有点破。

    雒阳城中,面对百官的大礼参拜,刘备坦然接受。

    但面对百官的劝进,刘备再一次选择了拒绝。

    这下百官傻眼了,全都面带疑惑,不解其意。

    刘玄德到底是矫情,还是真不想当皇帝?

    就在这时,林朝却说出了一个世人皆知的典故。

    古之帝王禅让时,需三辞三让,如今想要萧王登位,也需如此。

    闻言,长安百官尽皆默然,却不得不按照林朝所说的去做。

    第二日,百官再次劝进,刘备依旧推辞不许。

    第三日,林朝却趁着百官第三次劝进时,从怀中掏出了一大把奏疏呈給刘备。

    “子初,这是何物?”

    刘备望着这一大摞纸张,眼中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林朝拱手笑道:“大王,此乃我徐州群臣的劝进奏疏,秩千石以上的官员都上了一份奏表,劝大王践祚登基!”

    闻言,刘备捧着纸张的双手微微颤抖起来,他完全能明白这些奏表的分量。

    见刘备似有意动,林朝赶紧趁热打铁道:“百官如此恳求,证明大王乃天命所归。如今天下正处于风雨飘扬的乱世之局,大王若执意不肯践祚,乃是弃苍生万民于不顾,弃朝廷百官于不顾,弃我大汉江山与不顾!

    恕臣斗胆直言,此举……何其自私也!”

    “这……”

    刘备迟疑道,面色还是有些犹豫。

    旁边的郭嘉赶紧起身高呼道:“司徒所言甚是,还望大王以大汉江山为己任,早日践祚登基!”

    长安百官这时候也反应过来了,齐声大呼道:

    “望大王以大汉江山为己任,早日践祚登基!”

    “望大王以大汉江山为己任,早日践祚登基!”

    “望大王以大汉江山为己任,早日践祚登基!”

    ……

    高呼声响起一遍又一遍,却依旧没有停歇的意思。

    这已经是第三次劝进了,若这次还不成功,林子初那狗东西,指不定还会想出什么馊主意来折腾我等。

    一念及此,百官们喊得更起劲了。

    今日不成功,便成仁!

    呼喊声整整持续了一刻钟的时间,百官们早已声嘶力竭,甚至有些人已经喊不出声了,刘备这才大袖一挥,示意众人安静。

    只见刘备用平静的目光看着场中百官,缓缓开口道:“群臣如此恳切,孤亦不敢违背众望。既如此,那便应尔等所请吧。”

    此言一出,百官们顿时长长松了口气。

    可算是答应了!

    刘备这边话音刚落,林朝马上一挥袖,只见陈到立刻捧出了一套崭新的龙袍。

    这倒不是林朝提前准备的,而是百官从长安带过来的。

    “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苍天在上,厚土在下,就请大王在这雒阳城中践祚登基!”

    只要能登基称帝就行,至于是在长安还是在雒阳都无所谓了,反正这俩地方都是都城。

    听完林朝的话,陈到马上捧着龙袍走上主位,当场就要服侍刘备换上。

    这次刘备倒也没有拒绝,便在百官的注视下,将龙袍套在了外面,最后又戴上了天子专属的十二旒冠冕。

    眼看刘备穿戴完毕后,林朝立刻正了正衣冠,随后起身大礼参拜道:“大汉万岁,陛下万岁!”

    群臣也跟着大礼参拜道:“大汉万岁,陛下万岁!”

    初平十一年,十月二十九。

    萧王刘备在雒阳践祚登基,随后便宣布大赦天下。

    同时为驾崩的先帝刘协发丧守孝,盖棺定论。

    商讨数日之后,以司徒林朝为首的百官给刘协定了一个谥号:孝愍皇帝。

    这个谥号,倒也对得起刘协那碌碌无为的一生。

    与此同时,刘备下诏改元,并命群臣着手拟定来年的年号。

    长安过来的百官之中,亦不乏博学大儒。

    他们引经据典,绞尽脑汁想出了种种寓意上佳的年号,可还没来得及呈送刘备御览,就被林朝给毙了。

    最后林朝亲自出手拟定了一个年号:

    天命!

    简简单单的二字,却蕴含了海量的信息。

    一者,表示刘备践祚乃是顺应天意。

    二者,也是在向天下诸侯宣示,大汉是永久的天命所归。

    之前王莽篡位,自有光武帝扫清寰宇。

    如今天下大乱,也有刘备三兴汉室。

    所以,你们这些叼毛最好不要想着搞事情。

    最后,天命二字也隐隐有人定胜天的意味。

    观刘备自起兵以来的所作所为,一路走来,从一县县尉到如今君临天下,都是仰仗人谋。

    人定胜天,我即天命!

    对于林朝亲自拟定的年号,刘备非常喜欢,甚至借此又给林朝记了一功,将他的食邑增了一千户。

    ……

    豫州战场。

    自两个月前击败袁术的大军,阵斩马腾及从子马岱之后,关羽便占领了二郡,将战火烧到了豫州腹地,直逼汝南郡。

    而只身逃跑马超,历经九死一生后,终于在陈郡遇到了袁术派来的三万援军。

    只是此时二郡已然失守,七万大军全军覆没,这赶来的三万援军也就没了左右战局的能力。

    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坐以待毙,马超只得领着三万大军据守陈郡,同时再向袁术求援。

    据守没几天,关羽便已经率三十万大军兵临城下,随后便把城池围得水泄不通,继而开始猛烈攻城。

    虽然马超只吃了一次亏,但付出的代价过于惨重,再加上麾下只有三万人,所以无论如何他也不可能再出城迎战,关羽索性直接攻城。

    只是陈县的城防也确实坚固,两个月的时间过去,关羽也没能攻克城池。

    不过关羽倒是不着急,毕竟城中的三万大军早已成瓮中之鳖,只等粮草断绝,便是破城之日。

    相比于关羽在豫州战场春风得意,南阳战局却陷入了胶着之势。

    虽然汝南是袁术的老巢,但作为帝国南都,袁术是在南阳建国称王,手中主要的精锐部队,也都驻扎在南阳。

    在加上前番曹操率五万大军来投,南阳的袁术军已经多大近二十万,与赵云麾下的兵力不相上下。

    尽管徐州士卒的精锐程度远超袁术军,但正面战场打起来,赵云也没讨得多少便宜。

    毕竟曹操的军事能力可不是吃素的,再有大汉共享义子吕布的辅助,南阳战场极为稳固。

    赵云攻击受阻,便招来麾下众将商讨如何破敌。

    大帐之中,张辽、高顺、张绣、黄忠等将各抒己见,都说了自己的看法。

    但听完众将的意见后,赵云却还是缓缓摇了摇头。

    这些人说的战法虽然可行,但终究不是太稳妥。

    所以赵云便将目光放到了沮授与审配身上,开口道:“二位军师可有良策?”

    闻言,一直把目光放在地图上的沮授这才扭过头来,开口道:“南阳敌军,兵力并不弱于我军。硬要强攻,胜算不足五成,稍有不慎,更有可能被敌军击败。

    以某之愚见,倒不如先攻别处。”

    赵云疑惑道:“那军师以为,咱们该攻取何处?”

    沮授并指成剑,狠狠敲在了地图的中央。

    众人急忙扭头看去,只见沮授所指的地方……正是颍川郡!

    

    http://www.jiankaitaiping.com/yt65562/334642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jiankaitaiping.com。剑开太平手机版阅读网址:www.jiankaitaip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