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翟司徒失言兄弟
李善仁问道:“哪两个部分?”
“一个迁移这块儿,一个是安置这块儿。迁移这块儿,迁移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现下六月,天气热,新兵家眷里老弱甚多,此到武阳,说远不远,近也不近,路上要保证他们的身体状况,不能出任何的问题。水、粮、休息,还有疾病等等,都要有人专门的负责。
“安置这块儿,按营安置,尽量地把同一个营的新兵家眷,安置到同一个地方;并在地方上上,县寺出吏、乡里边也出吏,再加上从家眷中选出的德高望重之士,组成一个专门负责这些新兵家眷落户以后,日常生活上的照顾机构。
“暂时,我就想到这些。阿兄,诸君,你们有什么补充的没有?”
于志宁对李善道,更刮目相看了。
才二十出头年纪,能够看出李渊“立代王”背后的玄机,已是出其意料;在新兵家眷迁置到武阳郡这件事上,这种种的安排,无不透出李善道的细心、思虑上的周到,更是让他惊奇。
李善仁、杜正伦等讨论了会儿,都认为李善道提出的这两个方面,可称细致。
诸人没甚么可以补充的了。
李善道等了会儿,见诸人无补充的内容,便就点了王湛德的名,说道:“湛德,那新兵家眷的迁徙此务,就交给你主责了。新兵家眷到武阳郡以后,自有玄成安排吏民接手底下的事,你主要负责从黎阳到武阳郡这一路上,新兵家眷的迁移即可。”
王湛德恭谨应诺。
“对了,我补充一点。开始迁徙之前,你去找沐阳,你俩商量一下,先把新兵的操练暂作停顿,让新兵的家眷与新兵见上一见。并告诉新兵,我会在黎阳与武阳诸县间,设置邮驿,等他们的家眷安置定后,他们随时可以写信给他们的家眷,他们的家眷也可随时来信与他们。”
王湛德应诺。
杜正伦听了多时了,忍不住,由衷称颂,说道:“如将军者,无微不至、爱兵如子之斯谓也!”
李善道摆了摆手,笑道:“谁让我是他们的将军呢?既然坐了这个位置,他们既然是为了我的部曲,我当然就得为他们操心。称不上‘无微不至’,都是我该做的本分事。”
说的越是好像理所当然,才越能显出李善道与一般军将的不同!
这件事说罢,李善道转目,视线落在了李善仁身上,笑道:“阿兄,饥民迁置之务,已可开始操办,约束仓城外的饥民、按券取粮此务,也得即刻着手了。阿兄,此务就托付你了!”
李善仁以翊军将军,领黎阳仓城丞,“丞”以上,还有个“长”,这个“长”是刘胡儿兼领。
但刘胡儿现不在黎阳,他现驻兵澶渊。李善道给他去过书信了,已将“打算依照贾润甫所向李密指出的现行之仓库管理方面的弊端,改在黎阳仓行‘按券取粮’之措,徐世绩与李密都已同意”此事,告与了他知。徐世绩都同意了,刘胡儿当然没意见。
唯是他在澶渊,而下回不来,所以“按券取粮”这一改革之措,现就只能由李善仁主办。
打算对“放粮赈民”的方法进行改革,不再任饥民入仓自取,改以“按券取粮”,也是早已就放出风声,饥民大都已知。
根据探知的反响,饥民对此也没甚意见。
能有甚么意见?粮仓是人家李二郎、郭长史等打下来的,肯无偿放粮,且是持续不断的放粮,已是够仁义了,还能有什么要求?若仍不知足,说不定,就像前时那样,人家郭长史干脆就把粮仓关闭了,不再给你放粮,此乃愚者不为。
既无意见,这段时日,李善道给李善仁又亦已补充了不少的人手,并文券也都已经制造得足够,那确然是改行“按券取粮”之措的时候已经到了。
李善仁应了声诺,问道:“二郎,何时开始施行?”
“先用两三天的时间,给来取粮的饥民说一下,让饥民有个准备,然后便可开始。”
李善仁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了。”
迁移饥民、放粮上改行“按券取粮”,是今天的两个议题。
谈谈说说间,两件事都定了下来。
正事谈完,诸人没立刻就辞走,李善道又和他们闲聊了会儿,见天色渐晚,诸人方才拜辞。
亲自把李善仁、于志宁、杜正伦等送出堂外,望着他们离去,待他们的身影出了院子,李善道转回堂上。暮色已至。李良掌上烛火,问李善道要不要现在用饭?李善道随便点了点头,打发了李良出去,打开匣子,从内取出了一封书信,细细阅览。
这封书信,不是第一次看了。
是魏征写来的,中午送到的。
中午时,李善道就已粗略地看过一遍,因李善仁那会儿相继应召而来,他没能细看。
这会儿,他仔细地又将此信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他离席起身,摸着短髭,在堂上踱步,踱到门口,望门外的暮色一点点加深,院中果树的葱绿的枝叶在暮色下,亦渐渐色转深绿,而西边天空,晚霞映红了天际。
“玄成啊玄成,你这封书信,我是给你转,还是不给你转呢?我本明月心向你,奈何你犹心别处!”李善道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道,“罢了!你这封书信,我便给你转与李密吧!谁让你虽仍心向别处,我却观卿,更觉妩媚!”顺嘴借用了下原本时空,李世民对魏征的此评。
却原来是,魏征的这封书信,名义上是写给李善道的,信中内容却是因李密上次的兵败而出,是关於打洛阳的。李善道又没在洛阳,很明显的了,他这信其实是在给李密提建议。
那他这封信一到,摆在李善道面前的就三个选项了。
一个是不把他这封信中提出的建议,禀奏李密。
一个是把他信中提出的建议,据为己有,说成是自己的建议,禀奏李密。
这两个选项,以李善道的为人和聪明,他肯定不会选。——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这两个选项,他如选了,将来泄露出去,被李密也好、被魏征也好,一旦知道,他势必就会名声大坏。
则唯一所剩之第三个选择,就是不但将魏征之信中所提出的建议,禀奏李密,还如实地告诉李密,这是魏征的建议。——这固然是唯一的选择,可这个选择,却不免就会又带来一个可能的坏处,便是李密在看到魏征的建议后,万一对他颇为欣赏,就有可能把他召去洛口城!
也没有办法,尽管存在着这么一个可能的坏处,李善道还是只能选第三个选择。
转回案前坐下,李善道亲笔写给李密的上书,将魏征的建议,原封不动地写入了进去,又在上书中,略微介绍了下魏征,向李密介绍,他是“隋故武阳丞元宝藏门下客”。
上书写就,将之封好,等李良回堂上后,李善道吩咐李良,择人送去兴洛。
知道原本的历史中,魏征好像就是因为代元宝藏给李密写上书,而被李密发现、欣赏,从而被李密召到帐下的,则这一道上书,到了兴洛后,会不会历史重演,魏征又被李密欣赏?
李善道饭都没啥胃口吃了。
略微吃了点,便去了后宅。
裹儿、含珠等婢,跪迎院中。
是夜月明花香,权且是聊解郁闷。
……
李善道的上书,三天后,送到了洛口城。
送到时,李密正在开会。
闻是李善道的上书,翟让、徐世绩、单雄信等皆在堂上,李密就特地暂停会议,取来读看。
因为正在议事,心有杂念,李善道的这道上书,他草草一看罢了。
看过,给了从吏收下,李密笑道:“司徒、茂公,善道乃心王室,忠心可嘉。他这道上书,公等可知所奏何事?”
翟让问道:“甚么事?”
“正与我等今日商议相关。他在上书中,向我转禀了一个姓魏,叫什么什么来着的……”魏征的名字,李密根本就没怎么注意,也没记住,挥了下手,不再提魏征叫啥的事儿,说道,“不管叫什么吧,总之,就是向我转禀了个建议,说的亦是重返回洛仓,再攻洛阳城此事!”
翟让说道:“二郎上书中,说的也是这事儿?”
“可不是么?要不我刚说善道忠心可嘉!他远在黎阳,不仅给我奉粮、奉兵、奉械,於今还就攻略洛阳此事,尽心尽力地筹谋划策。司徒,善道不愧与公同郡,贵郡多忠义士也。”
翟让抚须笑道:“二郎,俺是了解的,素来重义。你说是不是?茂公。”
徐世绩在席上欠身,恭敬应道:“尽忠尽义,为臣、为属者当为。”
翟让问李密,说道:“二郎上书中,提出了什么建议?”
“其议,与左长史适之进言相近,也是进言与我,认为不可久拖,宜当麾军及早还占回洛仓!”
左长史,房彦藻也。
房彦藻才带兵回来不久。
方才,他向李密进言,说自上次兵败到今,士气已经恢复,而庞玉、霍世举於日前率部离洛,却东进到了偃师驻扎,是洛阳现所守者,又都只是原本的洛阳守卒而已了,洛阳守卒的战斗力,大家都清楚,其众虽多,不堪一战,故他认为,庞玉、霍世举的离洛,入驻偃师,对魏军来说,委实是个大好的机会,不能错过,因建议李密,应该抓住此机,再引主力,迅速还回洛阳,先重新占据回洛仓,随后,视情况而再做进战。
房彦藻的这个建议提出后,翟让等人,颇有反对的。
眼看会议要陷入僵局,李善道的上书刚好来了。
李密刚才当众看李善道的上书,有给翟让、徐世绩脸面的缘故,也有借此缓和下气氛的缘故。不曾想,李善道上书说的也是打洛阳这件事,而且和房彦藻,——其实就是李密的意思一样。
这倒是正好可以让李密打开僵局,重再议回攻洛阳此事了。
翟让眉头皱起,摸着胡须,说道:“二郎上书中,也提出了此议?”
李密笑道:“司徒若是存疑,我读给司徒听听?”
“这却不必了。茂公,怎么二郎也提出了此议?你刚没有发言,你对这事儿,怎么看的?”
徐世绩应对翟让的目光,犹豫了片刻,说道:“司徒,世绩愚见……”
“座中都是自家兄弟,吞吞吐吐作甚,是何意见,直话直说!”
徐世绩尚未再说,“都是自家兄弟”一语落耳,已有人暗自色变!
http://www.jiankaitaiping.com/yt96780/404874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jiankaitaiping.com。剑开太平手机版阅读网址:www.jiankaitaiping.com
“一个迁移这块儿,一个是安置这块儿。迁移这块儿,迁移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现下六月,天气热,新兵家眷里老弱甚多,此到武阳,说远不远,近也不近,路上要保证他们的身体状况,不能出任何的问题。水、粮、休息,还有疾病等等,都要有人专门的负责。
“安置这块儿,按营安置,尽量地把同一个营的新兵家眷,安置到同一个地方;并在地方上上,县寺出吏、乡里边也出吏,再加上从家眷中选出的德高望重之士,组成一个专门负责这些新兵家眷落户以后,日常生活上的照顾机构。
“暂时,我就想到这些。阿兄,诸君,你们有什么补充的没有?”
于志宁对李善道,更刮目相看了。
才二十出头年纪,能够看出李渊“立代王”背后的玄机,已是出其意料;在新兵家眷迁置到武阳郡这件事上,这种种的安排,无不透出李善道的细心、思虑上的周到,更是让他惊奇。
李善仁、杜正伦等讨论了会儿,都认为李善道提出的这两个方面,可称细致。
诸人没甚么可以补充的了。
李善道等了会儿,见诸人无补充的内容,便就点了王湛德的名,说道:“湛德,那新兵家眷的迁徙此务,就交给你主责了。新兵家眷到武阳郡以后,自有玄成安排吏民接手底下的事,你主要负责从黎阳到武阳郡这一路上,新兵家眷的迁移即可。”
王湛德恭谨应诺。
“对了,我补充一点。开始迁徙之前,你去找沐阳,你俩商量一下,先把新兵的操练暂作停顿,让新兵的家眷与新兵见上一见。并告诉新兵,我会在黎阳与武阳诸县间,设置邮驿,等他们的家眷安置定后,他们随时可以写信给他们的家眷,他们的家眷也可随时来信与他们。”
王湛德应诺。
杜正伦听了多时了,忍不住,由衷称颂,说道:“如将军者,无微不至、爱兵如子之斯谓也!”
李善道摆了摆手,笑道:“谁让我是他们的将军呢?既然坐了这个位置,他们既然是为了我的部曲,我当然就得为他们操心。称不上‘无微不至’,都是我该做的本分事。”
说的越是好像理所当然,才越能显出李善道与一般军将的不同!
这件事说罢,李善道转目,视线落在了李善仁身上,笑道:“阿兄,饥民迁置之务,已可开始操办,约束仓城外的饥民、按券取粮此务,也得即刻着手了。阿兄,此务就托付你了!”
李善仁以翊军将军,领黎阳仓城丞,“丞”以上,还有个“长”,这个“长”是刘胡儿兼领。
但刘胡儿现不在黎阳,他现驻兵澶渊。李善道给他去过书信了,已将“打算依照贾润甫所向李密指出的现行之仓库管理方面的弊端,改在黎阳仓行‘按券取粮’之措,徐世绩与李密都已同意”此事,告与了他知。徐世绩都同意了,刘胡儿当然没意见。
唯是他在澶渊,而下回不来,所以“按券取粮”这一改革之措,现就只能由李善仁主办。
打算对“放粮赈民”的方法进行改革,不再任饥民入仓自取,改以“按券取粮”,也是早已就放出风声,饥民大都已知。
根据探知的反响,饥民对此也没甚意见。
能有甚么意见?粮仓是人家李二郎、郭长史等打下来的,肯无偿放粮,且是持续不断的放粮,已是够仁义了,还能有什么要求?若仍不知足,说不定,就像前时那样,人家郭长史干脆就把粮仓关闭了,不再给你放粮,此乃愚者不为。
既无意见,这段时日,李善道给李善仁又亦已补充了不少的人手,并文券也都已经制造得足够,那确然是改行“按券取粮”之措的时候已经到了。
李善仁应了声诺,问道:“二郎,何时开始施行?”
“先用两三天的时间,给来取粮的饥民说一下,让饥民有个准备,然后便可开始。”
李善仁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了。”
迁移饥民、放粮上改行“按券取粮”,是今天的两个议题。
谈谈说说间,两件事都定了下来。
正事谈完,诸人没立刻就辞走,李善道又和他们闲聊了会儿,见天色渐晚,诸人方才拜辞。
亲自把李善仁、于志宁、杜正伦等送出堂外,望着他们离去,待他们的身影出了院子,李善道转回堂上。暮色已至。李良掌上烛火,问李善道要不要现在用饭?李善道随便点了点头,打发了李良出去,打开匣子,从内取出了一封书信,细细阅览。
这封书信,不是第一次看了。
是魏征写来的,中午送到的。
中午时,李善道就已粗略地看过一遍,因李善仁那会儿相继应召而来,他没能细看。
这会儿,他仔细地又将此信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他离席起身,摸着短髭,在堂上踱步,踱到门口,望门外的暮色一点点加深,院中果树的葱绿的枝叶在暮色下,亦渐渐色转深绿,而西边天空,晚霞映红了天际。
“玄成啊玄成,你这封书信,我是给你转,还是不给你转呢?我本明月心向你,奈何你犹心别处!”李善道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道,“罢了!你这封书信,我便给你转与李密吧!谁让你虽仍心向别处,我却观卿,更觉妩媚!”顺嘴借用了下原本时空,李世民对魏征的此评。
却原来是,魏征的这封书信,名义上是写给李善道的,信中内容却是因李密上次的兵败而出,是关於打洛阳的。李善道又没在洛阳,很明显的了,他这信其实是在给李密提建议。
那他这封信一到,摆在李善道面前的就三个选项了。
一个是不把他这封信中提出的建议,禀奏李密。
一个是把他信中提出的建议,据为己有,说成是自己的建议,禀奏李密。
这两个选项,以李善道的为人和聪明,他肯定不会选。——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这两个选项,他如选了,将来泄露出去,被李密也好、被魏征也好,一旦知道,他势必就会名声大坏。
则唯一所剩之第三个选择,就是不但将魏征之信中所提出的建议,禀奏李密,还如实地告诉李密,这是魏征的建议。——这固然是唯一的选择,可这个选择,却不免就会又带来一个可能的坏处,便是李密在看到魏征的建议后,万一对他颇为欣赏,就有可能把他召去洛口城!
也没有办法,尽管存在着这么一个可能的坏处,李善道还是只能选第三个选择。
转回案前坐下,李善道亲笔写给李密的上书,将魏征的建议,原封不动地写入了进去,又在上书中,略微介绍了下魏征,向李密介绍,他是“隋故武阳丞元宝藏门下客”。
上书写就,将之封好,等李良回堂上后,李善道吩咐李良,择人送去兴洛。
知道原本的历史中,魏征好像就是因为代元宝藏给李密写上书,而被李密发现、欣赏,从而被李密召到帐下的,则这一道上书,到了兴洛后,会不会历史重演,魏征又被李密欣赏?
李善道饭都没啥胃口吃了。
略微吃了点,便去了后宅。
裹儿、含珠等婢,跪迎院中。
是夜月明花香,权且是聊解郁闷。
……
李善道的上书,三天后,送到了洛口城。
送到时,李密正在开会。
闻是李善道的上书,翟让、徐世绩、单雄信等皆在堂上,李密就特地暂停会议,取来读看。
因为正在议事,心有杂念,李善道的这道上书,他草草一看罢了。
看过,给了从吏收下,李密笑道:“司徒、茂公,善道乃心王室,忠心可嘉。他这道上书,公等可知所奏何事?”
翟让问道:“甚么事?”
“正与我等今日商议相关。他在上书中,向我转禀了一个姓魏,叫什么什么来着的……”魏征的名字,李密根本就没怎么注意,也没记住,挥了下手,不再提魏征叫啥的事儿,说道,“不管叫什么吧,总之,就是向我转禀了个建议,说的亦是重返回洛仓,再攻洛阳城此事!”
翟让说道:“二郎上书中,说的也是这事儿?”
“可不是么?要不我刚说善道忠心可嘉!他远在黎阳,不仅给我奉粮、奉兵、奉械,於今还就攻略洛阳此事,尽心尽力地筹谋划策。司徒,善道不愧与公同郡,贵郡多忠义士也。”
翟让抚须笑道:“二郎,俺是了解的,素来重义。你说是不是?茂公。”
徐世绩在席上欠身,恭敬应道:“尽忠尽义,为臣、为属者当为。”
翟让问李密,说道:“二郎上书中,提出了什么建议?”
“其议,与左长史适之进言相近,也是进言与我,认为不可久拖,宜当麾军及早还占回洛仓!”
左长史,房彦藻也。
房彦藻才带兵回来不久。
方才,他向李密进言,说自上次兵败到今,士气已经恢复,而庞玉、霍世举於日前率部离洛,却东进到了偃师驻扎,是洛阳现所守者,又都只是原本的洛阳守卒而已了,洛阳守卒的战斗力,大家都清楚,其众虽多,不堪一战,故他认为,庞玉、霍世举的离洛,入驻偃师,对魏军来说,委实是个大好的机会,不能错过,因建议李密,应该抓住此机,再引主力,迅速还回洛阳,先重新占据回洛仓,随后,视情况而再做进战。
房彦藻的这个建议提出后,翟让等人,颇有反对的。
眼看会议要陷入僵局,李善道的上书刚好来了。
李密刚才当众看李善道的上书,有给翟让、徐世绩脸面的缘故,也有借此缓和下气氛的缘故。不曾想,李善道上书说的也是打洛阳这件事,而且和房彦藻,——其实就是李密的意思一样。
这倒是正好可以让李密打开僵局,重再议回攻洛阳此事了。
翟让眉头皱起,摸着胡须,说道:“二郎上书中,也提出了此议?”
李密笑道:“司徒若是存疑,我读给司徒听听?”
“这却不必了。茂公,怎么二郎也提出了此议?你刚没有发言,你对这事儿,怎么看的?”
徐世绩应对翟让的目光,犹豫了片刻,说道:“司徒,世绩愚见……”
“座中都是自家兄弟,吞吞吐吐作甚,是何意见,直话直说!”
徐世绩尚未再说,“都是自家兄弟”一语落耳,已有人暗自色变!
http://www.jiankaitaiping.com/yt96780/404874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jiankaitaiping.com。剑开太平手机版阅读网址:www.jiankaitaiping.com